![]() 一种新型炒茶机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支撑架的一侧与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放料组件相连接;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炒茶时,可将茶叶与辅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加热筒内部,随后运行加热筒使加热筒对茶叶进行加热,随后运行驱动件,使驱动件通过输出轴带动炒茶轴开始转动,并通过炒茶轴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升降件和连接套为炒茶轴的另一端提供支撑,当炒茶结束后可运行升降件使升降件带动炒茶轴另一端下降,并使加热筒倾斜,随后炒好的茶叶通过放料口排出,由此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公开号:CN214339827U 申请号:CN202023342189.2U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王恩贺 申请人:王恩贺; IPC主号:A23F3-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炒茶机。 [n0002] 目前,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炒茶机来对茶叶进行翻炒。 [n0003] 现有的传统的炒茶机通常采用水平设置转筒式的炒茶方式,在炒茶完成后进行排出茶叶时,无法将茶叶一次性排出,需要人工对炒好的茶叶进行排出,费时费力,然而炒茶机在炒茶完成后温度较高,人工在进行排茶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n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炒茶机,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n0008] 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与所述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放料组件相连接; [n0009] 所述炒茶组件包括加热筒、驱动件、输出轴和炒茶轴,所述加热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口,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驱动件上驱动连接有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炒茶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炒茶轴的中端穿设于所述加热筒内部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n0010]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升降件和连接套,所述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炒茶轴另一端的外表面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n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翻滚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连接板和滑动件,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所述炒茶铲包括连接部和铲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铲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减速电机。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件为液压缸。 [n0016]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筒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 [n0017]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加热筒、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升降件电连接。 [n0018] (三)有益效果 [n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炒茶时,可将茶叶与辅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加热筒内部,随后运行加热筒使加热筒对茶叶进行加热,随后运行驱动件,使驱动件通过输出轴带动炒茶轴开始转动,并通过炒茶轴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升降件和连接套为炒茶轴的另一端提供支撑,当炒茶结束后可运行升降件使升降件带动炒茶轴另一端下降,并使加热筒倾斜,随后炒好的茶叶通过放料口排出,由此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n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新型炒茶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新型炒茶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n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新型炒茶机排茶状态示意图; [n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新型炒茶机中炒茶铲结构示意图; [n0024] 【附图标记说明】 [n0025] 1-驱动件,2-支撑架,3-输出轴,4-加热筒,5-料盖,6-连接板,7- 第二滑槽,8-第一滑槽,9-立柱,10-升降件,11-连接套,12-滑动件,13- 炒茶轴,14-控制箱,15-炒茶铲,1501-连接部,1502-转轴,1503-铲部。 [n0026]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n0027]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2、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与所述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放料组件相连接; [n0028] 所述炒茶组件包括加热筒4、驱动件1、输出轴3和炒茶轴13,所述加热筒4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4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口,所述驱动件1与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驱动件1上驱动连接有所述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炒茶轴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穿设于所述加热筒4内部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n0029]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升降件10和连接套11,所述升降件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1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11套设于所述炒茶轴13另一端的外表面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n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炒茶时,可将茶叶与辅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加热筒4内部,随后运行加热筒4使加热筒4对茶叶进行加热,随后运行驱动件1,使驱动件1通过输出轴3带动炒茶轴13开始转动,并通过炒茶轴13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升降件10和连接套11为炒茶轴13的另一端提供支撑,当炒茶结束后可运行升降件10使升降件10带动炒茶轴13另一端下降,并使加热筒 4倾斜,随后炒好的茶叶通过放料口排出。 [n003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炒茶时,可将茶叶与辅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加热筒4 内部,随后运行加热筒4使加热筒4对茶叶进行加热,随后运行驱动件1,使驱动件1通过输出轴3带动炒茶轴13开始转动,并通过炒茶轴13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升降件10和连接套11为炒茶轴13的另一端提供支撑,当炒茶结束后可运行升降件10使升降件10带动炒茶轴13另一端下降,并使加热筒4倾斜,随后炒好的茶叶通过放料口排出,由此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n0032]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翻滚架,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9、连接板6和滑动件12,所述立柱9 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立柱9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二滑槽7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 8与所述第二滑槽7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4远离所述驱动件1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n0033]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9、连接板6和滑动件12,所述立柱9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立柱9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二滑槽7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二滑槽7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4远离所述驱动件1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利于加热筒4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立柱9的连接,避免炒茶轴13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加热筒4一同转动,同时利用滑动件12在第一滑槽8与第二滑槽7的交叉处滑动,有利于加热筒4更好的进行倾斜排茶。 [n0034] 进一步的,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15,所述炒茶铲15包括连接部1501和铲部1503,所述连接部1501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150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502与所述铲部1503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502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 [n0035]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15,所述炒茶铲15包括连接部1501和铲部1503,所述连接部1501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150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 1502与所述铲部1503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502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有利于铲部1503更好的与加热筒4内表面相贴合,消除铲部1503 与加热筒4之间的缝隙,避免铲部1503对茶叶造成损伤。 [n0036]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5。 [n0037]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5,有利于更好的对加热筒4进行封闭。 [n0038]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1为减速电机。 [n0039]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驱动件1为减速电机,有利于炒茶轴13 更好的转动。 [n004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件10为液压缸。 [n0041]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升降件10为液压缸,有利于加热筒4更好的进行倾斜排茶。 [n0042]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筒4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 [n0043]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加热筒4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有利于更好的为茶叶进行加热。 [n0044]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分别与所述加热筒4、所述驱动件1和所述升降件10电连接。 [n0045]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控制箱14分别与所述加热筒4、所述驱动件1和所述升降件10电连接,有利于使用者在控制整体装置时更加的便捷。 [n0046] 实施例一 [n0047]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2、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与所述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放料组件相连接; [n0048] 所述炒茶组件包括加热筒4、驱动件1、输出轴3和炒茶轴13,所述加热筒4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4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口,所述驱动件1与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驱动件1上驱动连接有所述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3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炒茶轴13的一端相连接,并且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穿设于所述加热筒4内部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n0049] 所述炒茶轴13与所述加热筒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n0050] 所述万向节为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当加热筒4内存在残留茶叶时,可持续运行驱动件1,使炒茶轴13继续转动,翻炒加热筒4内的茶叶,使茶叶滑出; [n0051]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升降件10和连接套11,所述升降件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1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11套设于所述炒茶轴13另一端的外表面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11内表面设置有轴承,并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炒茶轴13另一端可转动连接; [n0052] 还包括防翻滚架,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9、连接板6和滑动件12,所述立柱9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所述立柱9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二滑槽7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二滑槽7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4远离所述驱动件1 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采用焊接; [n0053] 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滑槽8,所述滑动件1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滑槽7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12的两侧与分别与一所述第一滑槽8可滑动连接; [n0054] 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15,所述炒茶铲15包括连接部1501和铲部1503,所述连接部1501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13的中端可拆卸连接,并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150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 1502与所述铲部1503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502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 [n0055] 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5,所述进料口上的所述料盖5上设置有排气孔,有利于排出加热筒4内的压力气体; [n0056] 所述驱动件1为减速电机; [n0057] 所述升降件10为液压缸; [n0058] 所述加热筒4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 [n0059] 还包括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分别与所述加热筒4、所述驱动件 1和所述升降件10电连接; [n0060] 所述控制箱14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 [n0061] 所述连接部1501加上所述铲部1503的长度大于所述加热筒4的内表面直径,有利于炒茶铲15在加热筒4内部时,铲部1503保持倾斜设置的状态,有利于更好的对茶叶进行翻炒。 [n006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n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与所述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放料组件相连接; 所述炒茶组件包括加热筒、驱动件、输出轴和炒茶轴,所述加热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口,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驱动件上驱动连接有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炒茶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炒茶轴的中端穿设于所述加热筒内部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升降件和连接套,所述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炒茶轴另一端的外表面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翻滚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连接板和滑动件,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所述炒茶铲包括连接部和铲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铲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减速电机。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为液压缸。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加热筒、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升降件电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7116462B|2018-06-22|一种环保除尘设备 CN214339827U|2021-10-08|一种新型炒茶机 CN107163619A|2017-09-15|一种纺织用天然染料提取设备 CN108998229A|2018-12-14|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食用油压榨机 CN206307305U|2017-07-07|自动包装机 CN107172985A|2017-09-19|一种火龙果制种用的果茎加工装置 CN209322039U|2019-08-30|一种用于饲料叠包的机械手 CN107094512A|2017-08-29|一种火龙果的制种加工装置 CN206713277U|2017-12-08|一种高效的农业用旱地农田碎土设备 CN209464632U|2019-10-08|一种中药有效成份萃取装置 CN207399924U|2018-05-25|一种改良型秸秆粉碎制饼装置 CN207900934U|2018-09-25|一种滚刀磨床用拨杆式自动尾座 CN107114126A|2017-09-01|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 CN207291043U|2018-05-01|一种农业生产用油茶压榨装置 CN106962032A|2017-07-21|一种火龙果制种机 CN214388972U|2021-10-15|叶绿素多样一体化自动浸提装置 CN212680299U|2021-03-12|一种茶籽油加工用板式过滤机 CN211304790U|2020-08-21|数控车床升降装置 CN214854050U|2021-11-26|一种绿茶生产用翻炒装置 CN214414011U|2021-10-19|一种全自动炒茶装置 CN212348954U|2021-01-15|一种干式低速药粉研磨装置 CN207841508U|2018-09-11|手动裁剪机 CN207769890U|2018-08-28|一种新能源生物质加工处理装置 CN207102731U|2018-03-16|一种玉米颗粒高效破碎研磨装置 CN209333865U|2019-09-03|一种便于使用的钻具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42189.2U|CN214339827U|2020-12-31|2020-12-31|一种新型炒茶机|CN202023342189.2U| CN214339827U|2020-12-31|2020-12-31|一种新型炒茶机|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